月经不调按摩哪些穴位 各有什么作用
- 温馨提示: 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常吃辛辣食物,在经期注意保暖,少碰凉水,注意个人卫生,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的现象。从中医角度来说按摩穴位是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的,那么月经不调按摩哪些穴位?各有什么作用?
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常吃辛辣食物,在经期注意保暖,少碰凉水,注意个人卫生,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的现象。从中医角度来说按摩穴位是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的,那么月经不调按摩哪些穴位?各有什么作用?
现在为大家介绍按摩隐白穴和血海这两个穴位的方法和作用:
1、隐白穴位于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处,是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位,脾主管统摄气血,控制血液的正常运行。脾气虚弱,其固摄作用减退,脾不能控制血液的流动,导致出血增加。
刺激隐白穴可以提高和激发脾的功能,使气血重新平衡协调,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。
方法:出血多的时候可以掐隐白止血,一定要用力。如果力量不足可以用三棱针刺血。方法简单,效果明显。
2、血海的位置:用掌心盖住对侧膝盖骨,五指朝上,手掌自然分开,大拇指的指端下方就是这个穴位。血海是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,是生血和活血化瘀的要穴,有通畅全身气血的作用。
方法:用指尖用力点按血海穴1分钟,会有明显的酸胀感觉,左右腿的血海穴轮流点按3至5次。
当然,在调理女性月经不调时,有很多药物进行选择,常见的还有以下几种:
逍遥颗粒:疏肝健脾,养血调经。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、胸胁胀痛、头晕目眩、食欲减退、月经不调。
妇科十味片:养血舒肝,调经止痛。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、痛经、月经前后诸证,症见行经后错,经水量少、有血块,行经小腹疼痛,血块排出痛减,经前双乳胀痛、烦躁,食欲不振。
鹿胎膏:补气养血,调经散寒。用于气血不足,虚弱消瘦,月经不调,行经腹痛,寒湿带下。
康爱多网上药店用药指南齐全,服务周到,质量值得信赖,购买方便快捷。如果有需要购买的朋友就不要犹豫和担心了,赶快咨询康爱多网上药店的药店客服或者拨打400-8811-020进行购买吧。